9月17日至18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广西南宁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监管机构研讨会。来自中国、韩国、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金融监管机构代表参会。
金融监管总局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当前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即将于今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无疑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稳定注入令人振奋的信心。与此同时,金融合作也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快速互联互通不断推进。截至2024年底,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韩国、日本及东盟十国设立了40余家机构,来自韩国、日本及所有东盟国家的60余家银行也在中国设立了机构。随着跨境金融合作的日益增多,深化区域跨境监管交流合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十分必要。
作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之一,研讨会围绕东盟与中日韩区域金融脆弱性与监管关注重点、可持续金融发展和挑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和隐私保护议题与业界代表进行了探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加深了外方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了解,增进了东盟和中日韩国家监管机构的互信和共识,推动了监管机构与业界的沟通交流。
上述国际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成员国的跨境监管合作,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助力区域内经贸往来和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中国也将坚持高水平的金融业开放,巩固互利共赢的金融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
责任编辑:杨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