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列为下半年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之首。数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全方位扩大内需已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围绕扩大内需这个下半年以及未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部署中,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消费着墨颇多。“扩大内需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政策、改善环境、增强能力与信心,让居民真正‘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把潜在需求转化为持续拉动内循环的强大动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离不开增收减负。“从上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再到近期育儿、医疗、教育、住房等系列政策发力,本质上都是在改善收入结构、缓解家庭支出压力,提升对未来的信心。”温彬认为,预计下半年,稳岗扩岗力度会持续加大,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稳定家庭资产预期,推动可支配收入持续改善,支持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
提振消费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提升消费层级。“当前应着力解决消费‘内卷’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高品质的消费选择。”曾刚表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业内专家预计,从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出发,未来政策将聚焦扩大多元化、物美价廉的服务供给,从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创造服务消费场景等方面进行发力。
在提振消费的同时,不能忽视扩大有效投资仍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位专家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从当前政策表述来看,投资领域正在从注重量向注重质转变。
“下半年,要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弱项,形成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带动。”曾刚表示,特别是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
提升投资质效,城市更新是突破口。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在北京举行。推进城市更新是会议提到的重要内容。“城市更新改造是为数不多的现实迫切需要,且能够从总体规模上改变宏观局面的发力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下半年,从扩大有效投资角度助力扩大内需,可以此为突破口,扩大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
责任编辑: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