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欢迎您来到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更多金融产品请关注“全国信易贷平台”
金融动态
 
保底收益+分红潜力 分红险成险企“香饽饽”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4/30 点击:40 分享按钮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明确,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2.13%。这一数值较今年1月发布的研究值下降21个基点。这意味着,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快或将在今年三季度下调。

在此背景下,具备“保底收益+分红潜力”特征的分红险吸引力显著提升,保险公司加大布局力度。《金融时报》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统计,截至4月22日,今年以来,人寿保险共推出新产品231款,其中分红型人寿保险为92款,占比将近四成;年金保险共推出新产品166款,其中分红型年金保险为45款,占比达到27.1%。这一趋势表明,分红险已成为人身险行业优化负债结构、提升产品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分红险如何分红

分红险成为险企“香饽饽”离不开其特性。所谓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分红险的收益构成包括保证利益和红利收益,其中保证利益包括身故保障金、满期给付金、生存给付金等,红利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在低利率周期下,保险公司需要平衡投资收益与产品竞争力,而分红险的灵活性使其成为重要抓手。”某大型寿险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尽管分红水平存在不确定性,但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分红险具备一定优势。

保险公司通常会确定分红险的最低收益,再根据每年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策略,确定额外分红水平。根据目前监管要求,分红险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保险公司的可分配盈余通常情况下来源于‘三差’,即死差、费差和利差。”据太保寿险产品开发与管理部资深精算师魏善福介绍,“三差”中,死差和费差对可分配盈余的贡献相对较少,利差是保险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把收进来的保费进行投资,最终实际投资收益率大于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就产生了利润,这部分利润对可分配盈余的贡献较大。

考虑到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在投资收益比较好的年份,保险公司会把一部分盈余“储存”起来,放在特别储备分红的账户里面,以便在未来投资收益不好的年份使用。“这样的话,哪怕未来市场整体收益都不好,分红险的客户也能获得稳定的分红,这就是所谓的平滑机制,也是分红险最大的魅力所在。”魏善福说。

不难看出,分红险可帮助客户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实现相对稳定的收益。在经济上行繁荣时期,保险公司整体盈利状况良好,能够分配更多的红利给保单持有人;在经济下行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分红险能让保单持有人在获得保证利益的同时,还有望享受浮动分红。总的来看,分红险具有长期性、保障性、分红性等特点,在当前环境下,崛起几乎是必然。

分红险持续更新

近日,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均推出了全新分红险产品。

以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安盛世金越(司庆版)终身寿险(分红型)”为例,该产品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保障与现金价值双重提升,年度保额和现金价值会随时间递增,客户还能享受分红;二是作为司庆特别产品,这款产品配置了优质分红账户,以期实现更高的回报。

与早期的分红险相比,当前市场上分红险的产品形态更为丰富。保险公司将分红险与健康保障、养老规划等功能结合,推出“分红型重疾险”“分红型养老险”等组合产品。

4月17日,新华保险推出“盛世安盈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除了“固定利益+分红收益”,如果搭配万能型保险产品,年度红利与养老年金还可二次增值。同时,该产品已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既可增加养老保障,又能享受个人养老金的税延政策。

泰康人寿推出的“泰康泰盈人生A款/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作为“泰康泰盈人生年金保险产品计划”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接“幸福有约”确认函,锁定泰康养老社区入住资格,获得泰康高质量医养康宁服务。

4月18日,针对职场人士需求,太保寿险发布“蛮好的人生(职域卓越)年金保险(分红型)”。该产品是太保寿险首款在生存金起领后保单权益持续稳定分红的年金产品,年金按总保险费的一定比例设置,可以实现中期配置、长期养老、定向传承等功能。

从上述产品不难看出,“当前,单纯强调收益的分红险已难以打动消费者,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将更多体现在保障与财务规划的融合上。”一位保险精算师分析称。

分红险考验投资能力

部分头部险企日前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分红险规模正不断增长。新华保险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从2023年的900万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9.18亿元,增幅高达10100%;太保寿险2024年分红型保险新保期缴规模保费达19.87亿元,同比增长1016.3%;中国平安2024年分红险规模保费约650.4亿元,同比增长3.7%,在其产品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多家上市险企明确,未来,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在总保费的50%以上。

招商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郑积沙预计,2025年至2027年,分红险新单增速将分别达230%、47%和38%,新单保费合计增量有望接近2万亿元。

“险企布局分红险是应对预定利率持续下调风险的手段,分红险有保底收益和浮动分红,能吸引更多客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分红险成为市场热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监管部门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和销售分红险等保单利益浮动的产品,以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提高该类产品占比,防范利差损风险。二是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分红险具有一定的收益优势,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稳健收益和风险保障的双重需求。

不过,分红险的发展同样面临多重挑战。例如,分红险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要求更高。在王国军看来,投资收益是分红实现率长期可持续的根本来源。

分红实现率是指保险公司实际派发给保单持有人的红利金额与红利利益演示之间的比值。如果红利实现率超过100%,表示实际派发的红利超过了红利利益演示,即实际分红情况比预期好;如果红利实现率低于100%,说明实际派发的红利少于计划书中的演示红利,即实际分红低于预期。

分红实现率不仅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也关系到险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保险公司要想尽办法提高投资收益率,比如借助量化投资工具取代传统的投资组合。”王国军说。

责任编辑:杨喜亭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运营单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21 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 晋ICP备19001058号 您是第20441931位访问本站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