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给全球经济和贸易秩序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高度依赖出口以及美国需求的部分亚洲国家,其经济和贸易增长前景变得更加脆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分析中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重组,美国的关税达到了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最严厉的一些关税政策针对的是亚洲。作为全球贸易的领导者,亚洲对2024年全球增长的贡献接近60%。然而,该地区基于贸易自由化和价值链融入的成功增长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尽管特朗普政府已经暂停了“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基准关税、钢铁和铝关税以及汽车关税仍在实施之中。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冲击中,作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韩国与日本经济前景承受着不小的下行压力。此外,特朗普还表示,未来打算针对半导体行业进行征税。若该项关税最终落地,或将打击韩国的半导体出口,进而拖累韩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IMF将今年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预计亚洲地区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4.6%放缓至今年的3.9%。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的最大幅下调,反映了全球需求走弱、贸易下降、金融环境收紧和不确定性加剧。IMF预计,2026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速为4%,同样也低于此前的预测。
“由于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亚洲对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保持旺盛,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出口激增。这大大提高了其对美国销售的价值以及通过更直接的全球供应链途径提供的价值——而这使许多亚洲经济体更容易受到美国需求波动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IMF认为。
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斯图尔特·朗布尔表示,尽管大部分亚洲国家有意在关税暂停的90天期间与美国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但短期市场充斥着不确定性,投资者担心亚洲出口成本增加和外围需求下降可能拖累区内经济增长。美国贸易政策衍生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令全球金融市场更趋波动。美国加征关税对亚洲各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泰国、韩国和越南等出口国。每个国家虽可通过谈判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但达成共识的难易程度则因国而异。
斯图尔特·朗布尔分析认为,美国提议对印度征收26%的关税虽然高于预期,但和很多亚洲国家相比较低。目前两国处于贸易谈判中,关税或将下调,但美国单边加征关税的举措,短期内会影响两国的出口和贸易平衡。而对印度企业的直接影响将取决于行业以及该行业被加征关税的幅度。
面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IMF表示,亚洲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在过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贸易不确定性加剧,政府预算更加受限,内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与此同时,亚洲也面临结构性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其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带来的脆弱性。此外,该地区一些国家还存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下降的压力,并且近期面临着生产率下降的趋势。
“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很可能带来不利因素,为此,有关国家需要实现更加均衡的增长模式:一些国家需要更加强劲、结构更持久的内需;更多国家则需要实现出口多元化并加强地区经济联系。”IMF认为。
责任编辑:杨喜亭